引 言
2017年8月25日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体制机制 改革的意见》。意见中第四章第九条明确指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完善应对灾害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巨灾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统筹考虑现实需要和长远规划,建立健全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鼓励各地结合灾害风险特点,探索巨灾风险有效保障模式。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农户自愿参加、保费合理分担的机制。
收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郑东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组织慈善救助、防灾减灾救灾业务科室学习《意见》,深入领会《意见》的精髓,为工作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别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发挥积极作用”方面探索了一个新模式。
郑州首创保险企业与贫困村“点对点”精准慈善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模式
2017年10月初,社会事业局对豫兴路办事处姚湾新村开展四次调研活动。调研中发现姚湾新村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制约发展的原因,在充分掌握了姚湾村困难群众的现状和生活需求基础上,及时与郑东新区慈善总会、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以下简称“新华公司”)联合开展对姚湾村困难群众的“点对点”精准慈善救助项目。首创与保险企业合作的模式,拓宽了慈善救助的渠道,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了中央、河南省和郑州市对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具体要求。
一、项目开展背景
(一)姚湾村基本情况
姚湾原在南阳淅川县金河镇境内老城镇东,西倚武山,东西和正南面,有淅川著名的灌河,正北是有名的旅游区“神仙洞”和姚山,西南方有自然景观“二龙戏珠”谭山。站在灌河南岸的竹爬崖上,昂望姚山下神仙洞口的五条岭,象五条巨龙站立山下,西面金色地延伸在红石岭下,龟背建有泰山庙和戏楼,每年正月十七庙会,四面八方的百姓都去朝拜,热闹非凡。姚湾境内有平川,有坡土当,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姚湾未动迁前人口1600多人,土地1300多亩,分为11个村民小组,生活和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经商、建筑等为一体的多种行业。
姚湾是一个多姓氏的村庄,主要姓氏以姚姓为主,姚姓占总人口的85%,其他姓氏还有赵、王、全、刘、徐等,现在老家楼房家家崛起,水泥路组组,户户相通,公交车直接进入村内,是一个美丽可爱的故乡。
姚湾新村于农历2009年七月一日(公历八月二十日)迁入郑州市中牟县刘集镇境内。252户(姚姓157户赵姓11户王姓55户全姓25户刘姓3户徐姓1户)1094人土地1400多亩,设11个村民小组。移民村内设有村部、学校、礼堂、超市广场、卫生室等。有线电视、电脑、网线、全部入户,房屋建设有序整齐。村内生产用地道路全部硬化,现有鱼池300多亩,大棚温室几十座。
(二)贫困原因分析。
姚湾村群众整村搬迁到郑东新区现址之后,却出现了致富能力差、生活环境不适应、原有的生活习惯和平原地区相抵触等情况。仅2017年姚湾村就有14人因病去世,且大多是青壮年劳动力,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患有其他疾病,疾病已经是姚湾群众致贫的重要因素(具体见群众病情统计)。郑东新区慈善总会掌握了该情况后,及时与新华公司商讨救助方案,根据该村群众的致贫原因有针对性的为他们提供一份健康保险的保障,特别在当前新农合改城市居民医疗保险阶段,起了很大的稳定作用。
二、救助方式与内容
在2017年组织开展“郑州慈善日”活动中,郑东新区慈善总会以组织募捐为契机,积极与新华公司洽谈争取参加捐赠活动。新华公司对郑东新区慈善总会开展定向捐赠(资金3.6万;物资6.5万元),在捐赠资金的基础上,郑东新区慈善总会匹配资金1.4万元定向用于姚湾群众购买保额为1065万元的保险和60份慰问品(含米、面、油)。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的不同情况,购买适合的保障最大利益的保险品种:为25个幼儿购买学平险幼儿版,为172个小学生购买学平险小学生版,为50个贫困家庭老人购买银发无忧版,为父母重疾的11个困境儿童购买健康险。通过保险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避免因疾病给家庭带来的困难,同时还协调郑州颐和医院、郑州华夏眼科医院和“衣暖人心”公益组织为群众免费体检,现场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免费赠送衣物玩具。河南易尚连山文化传媒公司为姚湾小学送去2000册图书,新华公司行政总监王红云拉着姚湾小学校长周勇的手,非常激动的说:“你们的条件非常艰苦,我们将和你们结成帮扶对子,定期走访定期探望,有什么困难直接说!”,当看到学校的孩子上课用的桌椅比较老旧,现场的部分爱心企业家当场拍板表示为姚湾小学解决130套教学用桌椅和130套新校服。活动当天是阴历的大雪节气,寒冷天气和活动现场暖暖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项目实施效果
慈善救助形式不应只是仅仅依靠资金发放,单一的资金救助模式能缓解困难群众的一时之难,却不能从根源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要把“输血”变成“造血”,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紧靠单次救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新华公司采用“一份健康从一份保单开始”的救助模式,有效避免疾病给一个家庭带来的打击,同时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宣传报道慈善救助活动的意义,“涓涓细水汇流成海”只有吸引更多的爱心企业家加入到郑东新区的慈善公益事业中,才能形成连续持续的救助力量。同时制定一个中长远计划,对姚湾村的周边环境、人文技能进行实地考察,最终以项目的形式落地。目前。新华公司联系相关爱心企业家正在对姚湾的扶贫致富项目进行筛选并逐级上报,力争在2018年新年伊始使项目尽早落地。新华公司的善举即扩大了保险公司的影响力,增加了业务量,也为今后的发展拓宽了渠道。
四、思考及建议
郑东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郑东新区慈善总会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慈善公益事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创新,更是一种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慈善救助、防灾减灾的分散机制,建立健全各级财政补贴、社区群众自愿参加、保费合理分担的城乡居民保险制度。
同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坚持鼓励支持、引导规范、效率优先、自愿自助原则,研究制定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公益事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和准则,搭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的协调服务平台和信息导向平台。完善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精准联动机制,落实税收优惠、人身保险、装备提供、业务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措施。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公益、防灾减灾的评估和监管体系,完善组织协调、信息公开和需求导向等工作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常态慈善救助、慈善及防灾公益宣传活动、减灾培训和救灾行动等工作,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化大格局。
2017年12月18日